图片
弘仁像《沚阜册》这组册页作于顺治十五年(戊戌,1658年)十二月,弘仁时年49岁。因大雪困居友人家,以此画册感恩友人留宿招待之情。1610年:明万历三十八年出生于徽州歙县东关桃源坞,俗姓江,名韬,字六奇。1634年:崇祯七年,25岁,为灵运词坛画扇,犹用黄公望法。1639年:崇祯十二年,30岁,与李永昌、孙逸、汪度、刘上延五人联画《冈陵图》卷为李白四十寿辰祝寿,此时已从杭郡迁回新安。1645年:顺治二年,36岁,徽州人金声及其学生江天一抗击清兵,弘仁参与其中。徽州失守后,随师入闽。1646年:顺治三年,37岁,明亡后入武夷山,居天游峰最胜处一年。1647年:顺治四年,38岁,在武夷山出家为僧,皈依古航道舟禅师,法名弘仁,字无智,号渐江。1649年:顺治六年,40岁,自武夷回黄山。1651年:顺治八年,42岁,已在歙县,此年有《峭壁孤松图》轴等作品,是现存可见的第一幅有明确年月且又署渐江弘仁字号的作品。回到歙县后,他仍居佛寺中。当时歙县西干有十寺,弘仁居住于五明寺中,弘仁把自己的小室取名“澄观轩”。“澄观”即六朝晋时画家、理论家宗炳常说的“澄怀观道”缩语。由此名室,其志可见。1655年:顺治十二年,46岁,在芜湖画扇面《仿王孟端山水扇》。1656年:顺治十三年,47岁,在歙县作《雨余柳色图》轴《春暮林泉图》轴等,同年游黄山。《春暮林泉图》上自题:“杜鹃声叫暮春天,村落家家事向田;自是道人偏爱懒,也濡残墨写林泉。丙申(顺治十三年)三月,坐雨澄观轩,抹此以况,弘仁。”可见入佛门乃是避难而为。以道人画者自居。1658年腊月,弘仁到了沚阜,画了《沚阜册》。此图现藏安徽省博物馆。沚阜即湾沚,原属宣城县,今为芜湖县治。他在沚阜住了很长时间,又画了《梅花书屋图》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上题:“度腊沚水,己亥元日,…….弘仁。”1661年:顺治十八年,52岁,夏初到广陵(扬州)游览,归途经杭州,为慧通上人画了《山水图》轴,后回到歙县。1664年:康熙三年左右去世。 早年学画,从学孙无修,中年师从萧云从,从宋元各家入手,尤崇倪瓒画法。从1651年至1656年期间,作品如《松溪石壁图》轴等,艺术风格逐渐成熟,构图洗练简逸,笔墨苍劲整洁,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。从1656年开始,多次游览黄山,以黄山为创作源泉,创作了《黄山图》册等作品,成为黄山写生第一人,作品真实传达出山川之美和新奇之姿。一枯木寒梅图图片
寒梅一枝,老木一截。枯笔皴擦,苦寒之境。观之写之,即兴而作。潦潦数笔,傲然挺立。二溪山层岩图图片
枯树两棵,山水溪岸,枯笔淡墨,冬日肃寒。一处房舍,满目苍苍。乾坤无限,俯仰可观。三携琴访友图图片
老松空亭,四下无声。竹林隐隐,山石嶙峋。携琴漫步,无路可循。嗟彼山人,踪迹渺渺。四疏林玉壁图图片
壁立千仞,斧劈刀削。枯木寒林,雪积平峰。客居宣城,处处黄山。画中心意,了然可知。五世外山居图图片
三间房舍,坐落半坡。山居清远,无有尘嚣。积雪未化,冬日悠悠。围炉煮茶,读书作画。六幽谷野村图图片
白云出岫,无心相逐。白墙黑瓦,三间清居。三面环山,风水甚好。于此长居,心安自在。七溪岗疏树图图片
奇峰耸立,直入云端疏树三棵,叶落冬藏石桌一张,空空如也品茶弈棋,以待来客八壑底风光图图片
米家山树,重峦叠嶂几间房舍,隐约其间空山无人,荒寒萧索寂寂寒冬,以待春来九梧桐竹石图图片
梧桐傲立,山石相伴三五细竹,绿意盎然清清淡淡,枯枯简简几许荒寒,云林清欢十树汀春涨图图片
冬去春来,春湖水暖荡漾小船,悠游闲看大地生机,忽然涌现涨了湖水,绿了青山图片
自跋:学人顿巾缾于沚阜,维时大雪弥漫,舟车胶涩。藉芘苏生居士寓斋,僵仆之困,庶几免焉。顷将荷担还山,临岐呵冻,率涂遂成十册。用以投教,又当博居士一朵颐耶。戊戌嘉平月,渐江弘仁谨识。学人在沚阜这个地方暂时休养,当时大雪漫天飞舞,船只和车辆都因雪受阻难行。幸得苏生居士寓所庇护,几乎免于受冻僵卧的困境。不久之后我将担起行李返回山中,在岔路口迎着严寒,沿途创作最终完成了十幅画作。以此呈上请教,应当能博得居士开心一笑吧。戊戌年十二月,渐江弘仁恭敬地题记。嘉平月作为十二月的雅称,除此之外还有暮冬、季冬、腊月,梅月。嘉平,嘉事平安,有岁末祝福之意。第一次观弘仁的画,有点意思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开运体育app下载苹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